醫療衛生事業(ye) 是關(guan) 係到人民群眾(zhong) 幸福安康的惠民事業(ye) ,對發展經濟,穩定社會(hui) ,構建和諧發揮著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醫藥事業(ye) 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瑰寶,對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振興(xing) 中醫二十多年來,我市的中醫事業(ye) 得到了全麵進步和發展,在全省起到了示範和帶動作用。但是,服務體(ti) 係不健全,特色優(you) 勢不突出,基礎設施簡陋,裝備落後,乏人乏術等問題,已嚴(yan) 重製約了我市中醫事業(ye) 的快速發展。隨著人們(men) 健康觀念的變化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中醫藥學所蘊藏的臨(lin) 床療效確切、費用比較低廉、創新潛力巨大、發展空間廣闊等優(you) 勢,中醫藥在全世界越來越受到人們(men) 的關(guan) 注和追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快發展我市中醫事業(ye) ,對於(yu)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建立低成本、廣覆蓋的醫療保障體(ti) 係,有效解決(jue) 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具有重大意義(yi) 。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中醫事業(ye) 發展、以保障人民健康為(wei) 宗旨,健全服務體(ti) 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三名”戰略,加速人才培養(yang) ,實施科技興(xing) 業(ye) ,全麵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中西醫並重的衛生工作方針。中醫和西醫是我國衛生事業(ye) 的一體(ti) 兩(liang) 翼。兩(liang) 種醫學都要發展,兩(liang) 種醫學並存是我國衛生事業(ye) 發展的一貫方針。要切實做到中醫和西醫待遇上一視同仁,學術上地位平等,工作上同等重視,促進中西醫共同進步、並行發展。
2、堅持繼承與(yu) 創新。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做到“繼承而不泥古,創新而不離宗”,傳(chuan) 承中醫藥學術思想、臨(lin) 床經驗和技術專(zhuan) 長,強化學術研究,不斷推進中醫臨(lin) 床的標準化、規範化、現代化建設。
3、堅持政府主導與(yu) 市場機製相結合。以政府為(wei) 主導,保障中醫服務體(ti) 係的公益性。鼓勵民營資本投資創辦中醫院,形成以政府舉(ju) 辦的非營利性中醫機構為(wei) 主體(ti) ,多種形式共同發展的多元化辦醫格局。
4、堅持城鄉(xiang) 統籌發展。把中醫工作的重點放到農(nong) 村,以城市中醫發展為(wei) 龍頭,大力提高全市中醫事業(ye) 發展和服務水平。
(三)主要目標。在2010年前,健全覆蓋城鄉(xiang) 的中醫藥服務體(ti) 係,全市農(nong) 村和社區中醫藥服務量達到40%以上,基本滿足群眾(zhong) 的中醫藥服務需求。市級中醫醫療機構建成“四川省精品中醫醫院”,兩(liang) 縣級中醫醫療機構建成中醫發展縣級中心。建成省重點專(zhuan) 科2個(ge) 、市重點專(zhuan) 科(專(zhuan) 病)4個(ge) 。培養(yang) 造就新一代名中醫群體(ti) 。建成院內(nei) 中藥製劑配製中心3個(ge) 。完成縣以上中醫醫院的房屋改造和設備配置任務,使我市中醫事業(ye) 跨入全省的領先行列。
二、抓好龍頭,夯實網底,統籌發展,健全完善覆蓋城鄉(xiang) 的中醫服務體(ti) 係
(一)加強城市中醫藥服務體(ti) 係建設。城市中醫藥服務體(ti) 係由市級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中醫科(室)、政府舉(ju) 辦的綜合性醫院和專(zhuan) 科醫院的中醫科(室)構成。要創新機製,全力抓好市中醫院的建設,把市中醫院建成全市中醫臨(lin) 床、教學、科研中心,充分發揮其對全市中醫藥技術服務、疑難病診治、業(ye) 務指導和人才培養(yang) 的幅射和基地作用,在2007年建成“四川省精品中醫醫院”。按照《四川省社區衛生服務示範機構建設基本標準(試行)》要求,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必須設立中醫科(室);對已建成而未設立中醫科(室)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在2007年設立中醫科(室)並配備中藥房;到2010年,在不增加編製的情況下,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人員達到其衛技人員總數的20%,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1名中醫人員。政府舉(ju) 辦的醫療機構應設置中醫科(室),鼓勵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中醫藥服務。
(二)健全農(nong) 村中醫藥服務體(ti) 係。以縣級中醫醫療機構為(wei) 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為(wei) 樞紐,村衛生站為(wei) 網底,健全農(nong) 村中醫藥三級服務體(ti) 係,努力拓展和延伸中醫藥服務對農(nong) 村的覆蓋麵,不斷滿足群眾(zhong) 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繼續加強縣(區)中醫醫療機構的硬件和內(nei) 涵建設,增強其綜合服務功能,建成轄區內(nei) 中醫藥服務的主體(ti) ,發揮其帶動和幅射作用。兩(liang) 縣建成中醫發展縣級中心。全市96個(ge) 建製鄉(xiang) 鎮衛生院到2010年前應設立有中醫科(室),且編製內(nei) 中醫藥人員占衛技人員總數的20-30%,村衛生站醫生通過多種繼教學習(xi) 能熟練運用中醫和西醫兩(liang) 種診療技術。
(三)加快中醫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要抓緊製定市、縣(區)中醫醫院房屋改造方案的規劃,爭(zheng) 取把市、縣(區)中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部納入國家和省的建設計劃,到2010年,使其業(ye) 務用房和設備配置達到國家中醫醫院建設標準要求。做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中醫科(室)的建設規劃,製訂建設標準,加大投入,2010年前,完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的中醫科(室)的建設。
三、實施“三名”戰略,全麵提升中醫發展和技術水平
(一)培養(yang) 造就名中醫群體(ti) 。建立鼓勵老中醫藥專(zhuan) 家帶徒授業(ye) 和中醫臨(lin) 床骨幹拜師學技的人才培養(yang) 辦法。市中醫院組建“自貢市名中醫館”,逐步集中全市名中醫,采取結對方式,傳(chuan) 承學術思想及臨(lin) 床經驗,培養(yang) 造就一批新一代名中醫,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高質量的中醫藥服務。加強名中醫的選拔和管理。每5年開展一次“市名中醫”評選活動,實行動態管理,形成行業(ye) 內(nei) 爭(zheng) 當名中醫,全社會(hui) 尊重名中醫的良好氛圍。注意在鄉(xiang) 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培養(yang) 一批實用型中醫人才。
(二)培育打造中醫名科。做大做強已建成的省中醫重點專(zhuan) 科。加大創建省、市重點專(zhuan) 科的力度,創建一批新的專(zhuan) 科專(zhuan) 病群體(ti) 。2010年前,新建成6 個(ge) 省、市中醫重點專(zhuan) 科。到2010年,縣及縣以上中醫院要初步形成“院有專(zhuan) 科,科有專(zhuan) 病,病有專(zhuan) 藥,人有專(zhuan) 長”的格局。大力發展養(yang) 生康複,廣泛推廣應用群眾(zhong) 喜愛的方藥治療和針灸、推拿、拔罐、藥浴等中醫藥技術服務。
(三)努力建設精品名院。按照“四川省精品中醫院建設要求”,加大創建力度,從(cong) 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投入上給予保障,2007年,市中醫院建成 “四川省精品中醫醫院”,縣(區)中醫院積極創建“精品中醫醫院”,2010年達到省內(nei) 地市、縣級中醫院領先水平。
四、創造條件,抓緊建設院內(nei) 中藥製劑配製基地
根據我市中醫事業(ye) 發展需要,因地製宜,科學規劃,分期建設院內(nei) 中藥製劑配製基地。2007年完成市中醫院的製劑室改造,2008年完成兩(liang) 縣中醫院的製劑室改造,開展院內(nei) 中藥製劑配製和中藥飲片的加工刨製。製定院內(nei) 中藥製劑的管理、使用辦法,使院內(nei) 製劑能夠在藥監部門認定的醫療機構之間調配使用。各中醫醫療機構要加強對臨(lin) 床單方、驗方的收集和篩選,配製中心要研究對中藥劑型的改進,對傳(chuan) 統的中藥加工炮製技術進行總結和保護,使自行開發的中藥製劑在劑型和品種上既能體(ti) 現中醫藥簡、便、廉、驗的優(you) 勢,又能滿足臨(lin) 床需要,推動中醫專(zhuan) 科的業(ye) 務發展,提高中醫藥的使用率。
五、加速人才培養(yang) ,實施科技興(xing) 業(ye)
(一)加快壯大中醫藥服務隊伍。開發內(nei) 部中醫人才資源,鼓勵在職中醫藥人員攻讀研究生、博士生,打造一批理論功底紮實,學術造旨高超的我市中醫學術領軍(jun) 人才,力爭(zheng) 到2010年,培養(yang) 中醫藥碩士研究生5—10人,博士研究生2人。壯大中青年骨幹隊伍,通過打造名科,開展名中醫帶徒授業(ye) 的途徑和逐年定向送培進修的方式,培養(yang) 一批臨(lin) 床經驗豐(feng) 富,診療水平過硬的市、縣、鄉(xiang) 三級中醫或中西醫結合臨(lin) 床醫生。重點引進,吸納優(you) 秀中醫人才來我市工作,優(you) 化我市中醫人才隊伍結構。加強中醫藥繼續教育。依托我省中醫藥院校的師資力量,推行短期培訓的模式,對在職中醫人員進行中醫理論的再教育和研讀中醫經典的學習(xi) ,夯實理論基礎,提高臨(lin) 床能力。加強基層中醫藥人員的培訓。利用自貢衛校的教育資源,實施鄉(xiang) 村中醫人員學曆達標項目,為(wei) 在崗鄉(xiang) 村中醫藥人員進行學曆教育創造條件。到2010年,在崗的鄉(xiang) 村中醫藥人員要取得中專(zhuan) 以上學曆和助理醫師資格。發揮市、縣兩(liang) 級中醫院臨(lin) 床教學基地的作用,定期對鄉(xiang) 村和社區的中醫藥人員進行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適宜技術的培訓,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
(二)加強中醫藥科技工作。在大力開展中醫藥對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研究的同時,重點選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係統疾病等重大慢性病開展中醫藥防治研究。搶救和整理名中醫學術思想、臨(lin) 床經驗和民間的專(zhuan) 方專(zhuan) 技。開展中醫優(you) 勢單病種臨(lin) 床總結,形成單病種診療規範。不斷創新中醫藥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大力引進現代科學技術,推進中醫院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六、加強領導,完善保障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一)加強政府對中醫工作的領導,強化管理責任。市政府建立“自貢市中醫事業(ye) 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各級黨(dang) 委、政府要把發展中醫事業(ye) 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列入政府的目標任務來考核和管理。實行督查督辦和責任追究,確保工作落實。強化中醫發展的全行業(ye) 管理,健全、完善管理體(ti) 係,為(wei) 中醫事業(ye) 發展提供必要的組織保障。市、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要充實中醫管理機構的力量,配備專(zhuan) 職管理人員,形成中醫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的管理體(ti) 係。
(二)完善補償(chang) 投入機製,對中醫事業(ye) 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市、縣(區)財政在衛生事業(ye) 的投入中,每年安排一定的中醫發展經費,對政府舉(ju) 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中的中醫藥人員的工資區縣財政予以適當補助。改善市、縣(區)中醫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和裝備,支持其重點學科的建設和科研。按省上要求足額落實“精品中醫院”建設、市、縣中醫醫院房屋改造及院內(nei) 中藥製劑配製中心建設項目配套資金。把鄉(xiang) 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室)建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安排。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公益性中醫醫院按照國家規定的價(jia) 格取得的醫療服務收入免征各項稅收。政府投入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國債(zhai) 建設等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土地的,由市、縣政府無償(chang) 提供並減免相關(guan) 費用。在醫療衛生體(ti) 製改革中,製定和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和發展規律、保護和促進中醫藥事業(ye) 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將符合規定的中醫藥服務項目、院內(nei) 中藥製劑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的支付範圍,中醫醫院的住院起付金降低10-20%,中醫藥服務項目的支付比例提高10-20%。
(四)明確責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各部門要從(cong) 全局出發,各司其職,全力支持中醫事業(ye) 的發展。衛生行政部門要履行好中醫事業(ye) 發展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職能,在區域衛生規劃中,合理配置中醫藥資源。發改委在製定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規劃時,要充分重視中醫事業(ye) 發展的需求,增加中醫建設項目的份額。財政部門要確保中醫事業(ye) 的各項補償(chang) 和投入經費足額撥付。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支持中醫醫院院內(nei) 製劑配製中心的建設,對報批的院內(nei) 中藥製劑,減化手續,減免相關(guan) 費用。人事、機構編製部門在審批年度進人計劃時,要考慮中醫藥人才比例,對急需引進的中醫藥人才要適度給予政策傾(qing) 斜。勞動保障部門在確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製定支付政策時,要充分考慮中醫醫院的實際,給予傾(qing) 斜。科技部門在安排科研計劃中要考慮更多的中醫藥科研項目的立項。物價(jia) 部門要進一步完善中醫藥的相關(guan) 價(jia) 格政策,合理調整名中醫診療費和中醫治療手段等體(ti) 現中醫技術勞務價(jia) 值的價(jia) 格。負責全市“三支一扶”工作的有關(guan) 部門要通力合作,積極組織開展選拔招募高校中醫藥畢業(ye) 生到農(nong) 村基層工作,並做好相應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把“天使計劃”真正落到實處。
(五)加強宣傳(chuan) ,營造氛圍,繼續深化行風建設。積極開展中醫藥的健康教育和科普知識宣傳(chuan) ,加大名醫、名科和名院的宣傳(chuan) 力度。要強化醫務人員“以病人為(wei) 中心”的職業(ye) 道德、職業(ye) 紀律、職業(ye) 責任和優(you) 良傳(chuan) 統作風的教育,加強法製和紀律教育,讓醫務人員牢固樹立“群眾(zhong) 利益無小事”和“以病人為(wei) 中心”的服務理念,使尊重病人、關(guan) 愛病人、服務病人、維護病人的權益,成為(wei) 廣大衛生醫務人員的自覺行動。醫療機構要不斷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嚴(yan) 格規範醫療服務行為(wei) ,盡力減輕群眾(zhong) 醫藥費用負擔,維護醫療衛生行業(ye) 良好的社會(hui) 形象。要在全社會(hui) 形成尊重醫學科學,尊重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良好風氣,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guan) 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