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大事記(1955—2015年)
2011年
1月17日中醫辦發(2011)1號文,成立公共事務辦公室。
1月24日,鄒學敏主持完成的《中醫小針刀患者安神療法》科研項目通過市級科技成果鑒定。
4月15日,陳光夫申報的“導管電凝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獲批為(wei) 2011年四川省衛生廳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編號11-02-0401171.這是我院首次獲批四川省衛生廳繼續醫學教育主辦實施的項目。
6月1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蘇剛強、人教司副司長洪靜率中醫藥工作綜合調研組蒞臨(lin) 我院,對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中醫藥發展、中醫藥重大項目建設進行調研。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楊殿興(xing) ,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長向華全,副市長石岷嘉陪同調研。
6月20日,經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批準,自貢市首個(ge) 治未病中心在我院掛牌成立。
7月22日,啟動院內(nei) 首屆名中醫藥專(zhuan) 家師承工作,確定了9對師徒,馮(feng) 誌榮—雷雨、舒小康,高冰—張江,宋立軍(jun) —雷從(cong) 傑,鄢路洲—王善建,何愛國—黃建清,袁全才—屈驕,張仁國—李興(xing) 華,李興(xing) 富—銀紅梅,李國章—石永波。
7月22日,醫院選派郭永清、陳光夫、張仁國、牛曉梅4名專(zhuan) 家分別到大安區牛佛衛生院、大山鋪衛生院、何市衛生院、三多寨衛生院任副院長,開展對口支援工作。
7月2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zhuan) 家到院進行管理年檢查評估走訪抽查。
8月10日,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川中醫藥辦發(2011)107號文件批複,同意我院編製床位增加230張,達到600張編製控製數。
8月12日,我院與(yu) 沿灘區仙市鎮衛生院簽訂大醫院牽手鄉(xiang) 鎮衛生院協議書(shu) 。
10月15日,消化內(nei) 科從(cong) 內(nei) 一分出,成立內(nei) 五科。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中醫藥人教發(2011)41號文件,同意“馮(feng) 誌榮名中醫工作室”創建成為(wei) 國家名中醫傳(chuan) 承工作室。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川中醫藥發(2011)6號文件,腫瘤科列為(wei) 重點中醫專(zhuan) 科(專(zhuan) 病)項目建設單位,建設周期3年。
自貢市中醫藥管理局自中醫(2011)15號文件,脾胃病科、腫瘤科列為(wei) 2011年度市級甲級重點中醫專(zhuan) 科建設單位,建設周期3年,市中醫藥管理局給予1萬(wan) 元建設經費。
何愛國獲四川省委頒發的“四川省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和自貢市市第二屆“十佳健康衛士”稱號。
四川省護理學會(hui) 川學會(hui) 護字(2011)54號文件,醫院獲2011年度省護理學會(hui) 先進信息員單位第一名。
醫院成為(wei) 自貢市唯一一家全球基金耐多藥肺結核定點治療醫院。
自貢市衛生係統2011年度引進醫學新技術推廣醫學新項目“肌肉血腫的臨(lin) 床及CT診斷”(黃升剛、曹存友等)獲二等獎。“中藥配合層流床治療惡性腫瘤化療後院內(nei) 感染的臨(lin) 床觀察”(何愛國等)獲三等獎。
自貢市政府自府發(2011)11號文件,“中醫實習(xi) 帶教與(yu) 中醫類別執業(ye) 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核心要素並軌的創新與(yu) 實踐”(曾伶、雷丹、王熒)和“音樂(le) 幹預對小針刀術患者生理和焦慮狀態的影響研究”(鄒學敏、吳小玲、鄒朝文)兩(liang) 項科研項目通過鑒定,分別獲得2011年度自貢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中醫綜合方案防治化療後骨髓抑製的臨(lin) 床療效研究”(何愛國、楊正春、黃建清等)獲2009-2011年自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自貢市衛生局自衛函(2011)19號文件,“導管電凝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症”(陳光夫等)、“巧用一次性注射器固定治療手指骨折及脫位60例報告”(易綿中)、“中醫綜合療法治療惡性腫瘤化療後白細胞減少症的臨(lin) 床研究”(何愛國等)均獲自貢市衛生局引進醫學新技術推廣醫學新成果三等獎。
新建業(ye) 務大樓全麵竣工並投入使用。
資料來源:《kaiyun体育手机版登录入口院誌(1955-2015)》